2月21日,國際奧委會發布新聞稿稱,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歷史,運動員、觀眾及所有參與者在賽場內外為北京冬奧會各項創紀錄的工作成就作出了貢獻。
國際奧委會表示,在北京冬奧會上,一批世界上最偉大的冬季運動選手表現出色,打破了多項奧運會和世界紀錄,激勵了下一代奧運選手。
北京冬奧會是有史以來數字化參與度最高的一場冬奧會,在全球各類數字平臺上吸引了數十億人次的參與。包括數字平臺的轉播,北京冬奧會的轉播時間超過以往任何一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創下了冬奧會開幕式有史以來吸引全球觀眾最多的紀錄。在中國,僅通過電視觀看北京冬奧會直播轉播就超過6億人次。
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辦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北京冬奧會是有史以來性別最平衡的一屆冬奧會,女性占參賽運動員45%,是冬奧會史上女子項目最多的一屆(46項),7個項目首次實現了里程碑式的性別平衡,10個項目實現完全性別平衡。此外,開幕式旗手總數的45%是女性,而平昌冬奧會的這一比例為30%。
北京冬奧會體現了奧林匹克團結精神。236名奧林匹克團結個人獎學金獲得者參賽,其中男性138名,女性98名。奧林匹克團結個人獎學金獲得者共贏得3金2銀5銅共10枚獎牌,以及35張畢業證書。
北京冬奧會引起全球媒體的廣泛參與。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制作的節目時長超過6000小時,全球10000名廣播人員參與。奧運網絡和手機客戶端應用程序的使用量創下紀錄,超過6400萬人使用,28億人次參與網絡社交活動。奧林匹克社交媒體關注者增長超過1000萬,尤其是在青年主導的平臺上,處理量超過9300萬。
北京冬奧會給中國帶來可持續發展效應。該新聞稿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稱,自2015年以來,中國有超過3.46億人從事冬季運動。僅在2021年,北京就有2.6萬人接受了冬季運動培訓。目前,中國有近2000個冰雪運動設施。2020年至2021年中國雪季冰雪旅游收入超過3900億元。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均采用100%可再生能源供電,這在奧運會史上尚屬首次。所有新場館都采用新的綠色建筑標準。100%的乘用車和84.9%的專用車輛是氫氣、電動、天然氣和混合動力的節油型汽車。碳補償措施包括北京和張家口的造林項目,2014年以來,北京和張家口分別種植了47333公頃和33000公頃的森林綠地。(經濟日報駐日內瓦記者 楊海泉)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