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什剎海冰場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冬奧文化展覽和冰上主題文化活動,帶動群眾深入體驗冰雪趣味運動。經濟日報記者 陶天添攝

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許商品生產企業河北省廣順箱包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車間里,員工在忙生產趕訂單,確保供應。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攝

位于河北省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京禧體育器材有限公司,員工在檢查即將出廠的滑雪板。近年來,開發區依托園區建設,著力打造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基地。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攝

小朋友在河北省張家口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體驗中心訓練。目前,該產業園已初步實現輕重裝備結合、研發制造銷售全鏈條、運動體驗會展全覆蓋的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布局。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攝

喜愛冰雪運動的青少年在北京的滑冰場參與速滑訓練。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

北京2022年冬奧會,數字人民幣試點覆蓋了40多萬個冬奧場景,為外國游客和中國居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務。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

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消費者在選購冬奧特許商品,“冰墩墩”最受歡迎。經濟日報記者 翟天雪攝
賽場內,運動員一鳴驚人;賽場外,生產線一刻不停;市場上,冬奧商品一“墩”難求。
“冷”冰雪變成了“熱”資源,冰雪產業獲得繁榮發展,冰雪經濟成了新增長點,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吃起了“冰雪飯”,企業也接到了“冬奧大禮包”,加班加點生產冬奧商品。
冬奧會點燃了大眾的冰雪激情,北京的各大冰場雪場紛紛迎來客流高峰,滑雪、溜冰、冰嬉等各類冰雪運動熱度飆升,全民參與冰雪運動氛圍愈加濃厚。隨著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走上冰雪,冰雪旅游發展也掀開新的篇章。
。ń洕請笥浾 高興貴)
(責任編輯:王炬鵬)